總監的話 3502 地區總監 沈文灶 / DG Allen

  冷秋,冷晨,冷霜,冷落葉;暖情,暖意,暖人,暖歲月。因為懂得,一切美好;因為存在,溫暖相隨;這就是關注六大焦點領域服務的扶輪人很好的寫照!服務與奉獻是扶輪人終其一生追求的教條,用提攜他人的胸襟來闡揚扶輪精神的無私寬容,除了讓個人的氣度益發卓越不凡,重新看待生命的態度也將跳脫框架之外;這會讓我們有不枉此生的豐富與充實!國際與社區服務的推廣,必須仰賴積極和主動,順應潮流的扶輪社,就需要培養更多擁有國際視野和樂於付出的人才,而這些服務交流活動正是一個功不可沒的平台!捐款助人並不需要受限於時間的壓力,更不必掛礙金額多寡;只要意念裡懷抱著行有餘力與牽成弱勢的豁達即可!

  源源不絕的生命力與行動力一直是台灣社會蓬勃充沛能量與動力的展現。從台灣社區發展脈絡來看,社區發展因受聯合國影響,早期的社區營造以協助發展落後地區基礎建設為主,包括基礎工程建設、生產福利建設、精神倫理建設。到了1990 年代之後,社區營造概念才開始以人文歷史做為社區主體,喚起居民社區意識進而注意社區的主體性,透過人文歷史的追尋,開展社區居民生活面向的認知,即是社區永續發展的生活經營面向。隨之社區永續發展轉進了經濟面向。從生活、生態面向進展到經濟面向,社區營造讓社區透過經濟發展而具有自主運作的能力,從而達到其核心理念—創造更多的社會資本、創造更多促使社區合作的共同價值或規範。社區經濟的目的並非追求高度經濟成長,而是運用微型經濟方式結合生態、環保、價值保存等永續概念創造社區行動。

  親愛的扶輪夥伴們,10月份是經濟及社區發展月 (Economic & Community Development Month),社友們在地區扶輪領導人、助理總監、社長帶領之下,擬定多項推動社區發展以促進整體經濟發展計劃,透過扶輪,用愛心,來擁抱服務的機會,例如:台灣扶輪總會曾推動的原住民觀護站修繕計劃,一則是要喚醒民眾的對於原住民及偏鄉資源短缺的意識、社區落後、文化價值保存的關注,進而藉以呼籲解決台灣原住民部落及偏鄉青壯人口外流,導致更多老人的嚴重問題,及其可能引發的城鄉落差不斷地加劇、各分區協助社區的水資源改善、各種提升社區民眾工作技能、提供困難地區民眾謀生環境之改良、識字率提高……地區獎助金服務、全球獎助金服務等計劃,對有需求的社區適切的伸出援手,改善社區,這就達到參與扶輪、改變人生,以服務促進和平的真諦;期待更多的扶輪人發揮創意,結合各方資源,貢獻社區經濟發展。扶輪人這麼多地付出,創造共好,所有成效完美的服務計劃都是因為用心灌注,才有被頌揚與記憶的價值!

  甘迺迪說過:「事情不會自己發生,而是我們所做所為讓它發生。」他也說過:「改變是生命的定律,只會眷念過去或現在的人必定會錯失未來。」各位扶輪好朋友,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我們深知無法滿足所有的想要,但我們會努力將需要變成榮耀,鋪陳「共好」的理念,啟動扶輪人的能量,讓大家的活力起飛,在 2018-19 年度國際扶輪主題『成為激勵領導者(Be the Inspiration)』的指引之下,發揮大家的潛力,去領導我們的扶輪社,並改變我們的社區與其他人的生活。這是我們該行動的時候,為了「成為激勵領導者」,我們不會逃避任何責任,也不會忽視任何機會。透過扶輪活動,我們可以真摯地利用這些服務改善他人的生活,改變世界。

  最後,我要以林思伶教授所說:「個人的天賦才能與世界交會之處,便是個人的使命所在。」和我對扶輪的想望:「做扶輪人服務生涯中的貴人,讓扶輪人服務的五大服務是一種快樂的奉獻。」和您們共勉。